這次法國旅行我最期待的景點除了羅浮宮,再來就是聖母院,我想看看兩百年前的大文豪雨果如何寫出時間背景設定在1482年的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精彩小說。
我從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的巴黎漫步指南中得知巴黎聖母院是中世紀建築的典範,1163至1345之間建成的巴黎教堂,少有建築比這間教堂擁有更豐富的故事,他的歷史融合了真實和虛構。中心區有130公尺長,35公尺高,兩側共有37座小禮拜堂和75根巨大的石柱可以有多達9000人在這神聖的建築裡面做禮拜。巨大的玫瑰窗和他們的玻璃間隔差不多有6層樓那麼高,南面的窗戶安裝於1260年。
維基百科上面說到「鐘樓怪人」小說介紹有兩點引起我的注意:
『在雨果寫這部小說之際,聖母院年久失修。故事描寫了哥特時代的建築、人文和宗教。宿命論、革命和社會衝突被詳盡分析。
雨果在引言和小說第一卷中介紹了幾個主題。主題旨在探討文化演化,以及人類是如何無縫隙地通過文學、建築、藝術等方式將一個時代的理念帶到另一個時代中去。雨果不但探討了從中世紀到現代法國的文化演化,而且也探討古希臘和羅馬世界的變革。
小說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人不可貌相。雖然孚羅諾是個神父,常被以為是充滿慈愛、正直的人。但事實上,他殘忍歹毒,控制欲強,內心邪惡。與之相對的是加西莫多,由於外表醜陋,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惡魔,但實際上他的內心善良、慷慨。愛絲梅拉達也被人誤解;因為她是吉卜賽人,所以巴黎人認為她是邪惡的;但是,和加西莫多一樣,她的內心也充滿了愛心、友善。菲比斯的外表英俊,但他其實為人虛偽、自私、缺德、不值得信任。』
從網路上看到的資訊,不如我親眼看到的人物、實物與景觀震撼。
這天,可以容納九千人的巴黎聖母院照例遊客絡繹不絕。適逢週六,教堂內正在舉行儀式,有許多當地居民及信仰虔誠的人正在神聖的儀式中。看不懂儀式內涵的遊客則匆匆來去,走馬看花。
這次巴黎聖母院的照片中,最吸引我注意的不是 portal of the last judgement,或門上方巨型描繪最後審判的精彩浮雕系列,而是走進去教堂深處,放在靠近講台入口處的 Silence 告示牌。回顧看兩段錄影,我就是站在這個牌子旁邊觀看人群和正在舉行中的儀式,對面高牆上的巨型彩色玻璃花窗閃爍著光芒。
silence 和 peace 有著巨大的不同。如果,大腦無法安靜下來,是聽不到內心真正的聲音的。聽不到內心的聲音,則無法感覺到真正的和平與安寧,因為,你會持續走在錯誤的軌道上,甚至,活在別人的人生中。活在別人的人生中的你,失去自主權,怎麼可能會快樂呢?
有個可以測驗是否 peace 的最好方法,問問自己:上一次「開心地大笑」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什麼事物或人物讓你心花怒放? 這是個重要線索,可以自我反省的起點。
整理所有旅行的照片時,意外發現一個驚喜,我拍攝 Silence 告示牌的位置,剛好就是兩百年前畫家畫出「拿破崙加冕圖」的位置,他從這角度描繪拿破崙拿起皇冠為自己加冕為皇帝,然後,再為跪在地上的約瑟芬加冕為皇后。我在羅浮宮看過這幅大畫,但沒聽到或沒記住中文導遊說明這加冕的地點就是在鼎鼎有名的聖母院。聖母院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除了宗教用途,歷年來的法國總統曾在此地宣示自己的地位與權利。
也就是說,一千八百天之後的我,站在法國首都的主教座堂中,觀看二十一世紀的人群時,我同時看到重疊的影像,也就是兩百多年前的政經故事,這是多麼大的「轉變」啊!!!
待續:「change」vs.「Transform」